地质大学博物馆简介/逸夫博物馆
*地质大学博物馆原名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学校南迁后,于1982年在武汉重建。本馆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三馆楼内,陈列面积1100平方米,现开辟有普通地质、矿物、岩石、沉积相、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宝玉石、生命起源与进化及综合展厅等10个展室(厅)。
馆藏情况/逸夫博物馆
本馆陈列和典藏各类地质标本近30000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精品1000余件。著名的满州龙(恐龙)化石骨架长10米,高6米,观者无不惊叹不已;各种造型奇特、色彩缤纷的矿物标本,以及种类丰富、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使人们大开眼界;置身于宝玉石陈列室,更使人们流连忘返......本馆非常重视科普工作,利用丰富的资源对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成效显著。本馆的科普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1997年,本馆被评为湖北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此之前,已被命名为省、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本馆也是武汉市科教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地球,人类只有一个。了解地球的奥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是本馆的宗旨。2001年,本馆申请邵逸夫基金会资助新博物馆建设,获教育部批准,设计面积近万平方米,2004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届时,该建筑将成为武汉市文教事业标志性的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