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浦东干部学院
*浦东干部学院是中组部管理的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任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任*副院长,奚洁人同志任常务副院长。
*浦东干部学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改革开放意识、*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知识和能力教育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基地。胡锦涛同志为学院建成并正式开学发来贺信。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位置和设施
学院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教学设施先进,可同时容纳862人在校培训。校园绿化率达79%,三面环水,景色怡人。
编制和部门
学院编制400人,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研究部、科研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8个部门。
重要作用
在上海浦东这块激情四溢、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建设*浦东干部学院,是党中央从推进*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的建成,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基地,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训理念
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本着“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浦东干部学院将建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在*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术科研/*浦东干部学院
科研机构
研究院:*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长江三角洲研究院、领导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浦东干部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2年11月,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10名,出站2人,在站8人。
学术成果
截止2012年6月,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300多项,其中*课题2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2项。出版着作116部,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举办“长三角高层论坛”等学术论坛48次,其*际论坛15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21篇研究报告被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内参等转载。
学术期刊
*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类期刊(双月刊),是RCCSE*核心(扩展)学术期刊,*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0955,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998/C,2007年9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8年在全国政治行政学院学报中排第6位。
学报设有本刊特稿、理论前沿、领导研究、国情研究、领导案例、学员论坛、海外来稿、学术动态等栏目。
组织机构/*浦东干部学院
办公厅
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院务工作,协调行政事务;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承担会议组织及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承担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基建等工作;承担秘书、文档、保密和保卫工作。
教务部
承担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拟定培训、教学、教材编写的规范、计划和学科建设规则;承担教学活动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承担干部培训的政策研究、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协调工作;承担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其他有关培训机构的协调工作。
培训部
承担学员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学员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承担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
承担与国(境)外培训机构的交流工作;联系落实自主招生、委托培养和国际合作的班次和学员。
教学研究部
承担党史、党建、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组织编写有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承担案例教学的研究、征集、编写、推广工作;参与兼职教师的聘请工作。
科研部
负责学院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拟定科研规划与计划,审定研究课题;负责科研经费管理;承担科研工作的评审和推广运用工作;承担院际以及有关单位科研协作的组织管理;编辑院刊及有关刊物。
信息技术部
负责学院图书馆、影视音像、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承担教学科研软件开发业务;承担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人力资源部
拟定和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专职教师业务考评和兼职教师筛选聘任工作;负责学院机构设置、编制管理,承担对学院各部门领导班子、院管干部和学院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工青妇等工作。
校园环境/*浦东干部学院
学院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采用法国安东尼·贝叙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助深化并完成施工设计,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
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红色贯穿于校园主体楼群的巨型框架。其中,主楼既充满现代感又融合了传统元素、以明代书案和笔筒为意象,汇集了教学、行政管理、图书馆、体育、食堂等几乎除了“住”之外的所有功能。北部,主要为学员的生活休闲区,以大片的开放式草坪、绿茵和活动设施组成,而8幢宿舍楼宛如8本打开的书卷卧于院区人工湖的西北面。
截止2014年12月,学院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绿化复盖面积达70%,三面环水,引白莲泾河水入校园形成人工湖,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学院领导/*浦东干部学院
现任领导
院长:赵乐际
*副院长:应勇
常务副院长:冯俊
副院长:王金定、郑金洲、熊云
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刘靖北、张生新、宋今
历任领导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学院文化理念/*浦东干部学院
“忠诚是学院文化的核心,它表明了我们的政治立场、工作态度和人格品质;创造是学院文化的灵魂,它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能力目标;和谐是学院文化的气脉,它反映了学院工作机制的运行质量、我们创业团队的人际生态和学院与外部环境的融合程度;示范既是学院文化的价值使命,也是我们工作成效的社会评价指标。”
师资队伍/*浦东干部学院
坚持兼专结合、以兼为主的方针,以一流的标准选聘兼职教师。在选聘工作中,紧贴时代主题,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与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邀请各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一线实践者、政府高层领导担任主讲。这些专家、领导既是各自领域的引领者,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者、制定者、实践者,使学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中央的决策意图,深入理解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而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建院以来,学院先后聘请了1000多位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资深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来院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实践证明,按照中央对*浦东干部学院的办学要求,整合社会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师资的作用,对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院加大社会师资开发力度,抓紧建立社会师资库,明确准入条件,完善遴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为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社会师资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底,来学院讲课的省部级以上领导达250余人次。其中包括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俞正声、李源潮、刘延东、韩正、成思危、许嘉璐、严隽琪、万钢、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包括罗志军、黄奇帆、叶小文、周小川、尚福林、刘明康、李荣融、朱之鑫、李景田、苏宁、朱民、郑新立、仇保兴等省部级领导;吴仁宝、郭明义、包起帆、张云泉等基层英模人物。此外,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成为我院兼职师资,比如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徐焰,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社科院社会所所长李培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等。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是学院社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办院以来,共邀请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余名政要、跨国公司高管、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参与教学活动。南非总统、非国大主席祖马,原英国首相布朗(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原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原新西兰副总理卡伦、原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原美国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部长莱维特等都曾在任内来院授课或参加国际论坛。
学院标识/*浦东干部学院
学院标识名称为“人才树”,她从不同角度寓意了学院的办学方针、功能定位、办学理念和学院文化。具体说明如下:
一、学院标识以“人”字为基本元素,体现以人为本;三个“人”字意为学院办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由三个“人”字组成形像“众”,寓意以坚持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还可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学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开放式办学的特点。
二、从草书的角度上看像“走”字,意味着行动,学以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并体现学院重视行为训练和体验式现场教学的特色;走,意味着面向未来,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走,还意味着走出去,走向世界,体现国际性特征。
三、以“人”为元素的树,意寓百年树人,体现学院培训人才的功能。“众”字代表培养众多的大批的人才。树形似雪松,象征其凌霜傲雪、坚忍不拔、志存高远的品质,寓意“艰苦奋斗”的精神;树是生命力的象征,寓意学院发展的勃勃生机。
四、标识主色调采用红色,寓意忠诚,同时与学院主建筑相呼应。从外观上看像指引人前行的火炬,又象英文字母大写的“A”,体现了学院先进性特征和追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又寓意学院要在干部培训中争创一流,作出示范。
学院标识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学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办学理念,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的功能定位和办学目标较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在审美艺术效果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易于认同与传播。此外,标识的表现手法自然流畅,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