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资料库,资源库,服务,资料库简介/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以学校所设专业为馆藏特色,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并存、实际拥有资源和远程可利用资源并举、与董事单位共享共建的综合性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图书馆重视现代化、数字化建设,采用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加工平台。除向读者提供一般阅览、外借、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科技查新、代查代检、数据库培训等基本服务外,重点加强了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管理手段、舒适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了高效、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撑。校图书馆目前在用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业务辖全校14个资料室(资料室总面积4788平方米);图书馆分为二个部分,校区西苑是以工学收藏为主的工学馆,东区中心馆舍于2003年启用。全馆设有各类阅览室、自习室30余个、阅览座位4729(另有电子及多媒体阅览630)席,功能齐全,环境优良。截止2007年8月,馆藏资源总量37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6.8万册,电子书刊折合178.8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171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万余种;网络及镜像数据库29个。馆藏突出材料、资源、环境、计算机、电子、机械、建筑、农学等本校重点学科。
资源建设/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近几年来,学校大力进行资源建设,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均得到较大发展,在学校资金十分紧张情况下,资源购置连续几年增长,其中年增新书大于11万册,电子资源的也呈直线增长。与董事单位资源共享共建,是我校图书馆重要的建设特点。近年来,合作共建逐步增加,如与*工程物理研究院信息中心的合作,大幅度提升了我校国防专业、化学类、物理类、材料类、电子类等专业资源获取能力。
管理技术/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以网络化、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图书馆始终积极探索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办馆效率。自1995年起即开始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从PC+Server的DOS版的文津系统(西山校区为金盘系统)逐步升级改版到目前的综合性能良好的汇文系统,并建立有不间断电源、远程备份等保障手段,系统连接全校14个资料室,统一编目平台,为图书馆的高效运作及全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保证。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中心,与网络中心直接建立了千兆级连接,所有终端100兆到桌面,为校内外读者提供了高速、稳定、有效的电子资源访问保障。图书馆积极构建网络化服务平台,构建了SAN结构双路冗余光纤存储设施,与DAS结构的直接访问磁盘阵列共同构成总量达15T的本地海量存贮体系。保证了网上资源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目前,图书馆全部基础业务包括文献借阅、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学科导航、文献传递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形成了由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构成的网上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不同层面的读者提供题录、文摘、中外文期刊、会议论文以及电子图书的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图书馆还引入超星数字化加工平台,为教师提供课件资料、为学生提供参考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专题资源库。
服务功能/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实行人性化管理,淡化藏书功能,突出使用效果,强化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所有馆藏对所有读者全部开放,图书期刊全部开架服务。采用全馆开放、分区管理运作模式,全馆周开放达105小时。馆内设施先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良好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全校学习中心。图书馆及馆藏文献利用量逐年提高,自习阅览室经常满员运转。电子资源利用逐年增加。据统计,仅CNKI一个数据库的下载量2006年即达119万次。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系列课程教学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系列课程自1984年起正式开设并不断改革、完善,采取了强化操作、精简学时、普及推广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读者受益面,提升了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馆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近年来发表教改等科研论文100余篇,编著并正式出版教材二部。丰富的文献资源、先进规范的管理、宽敞舒适的环境以及科学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图书馆真正发挥了汇聚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质服务,充分满足教师、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科研需求,支撑了各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作用。
机构设置/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是图书馆的综合管理协调部门,主要职责有:协助馆领导制定图书馆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执行;负责图书馆日常的具体业务及临时性工作;负责全馆公共设施和财产的管理及正常运行;负责全馆的安全保卫、消防工作;负责全馆清洁、卫生工作及自习室管理;来宾接待:来宾的接待和服务工作等。 资源建设部资源建设部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础建设的重要部门,包含馆藏文献的采集、分类、著录、典藏、加工和装订等元素。简而言之,大凡是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均是经过本部门的采集、分编、加工和分流后呈献给各位读者。综合阅览室藏书38余万册,其*特点在于“全”。集中了馆藏中所有参考工具书、珍本书、各种全书、丛书、类书,集馆藏各学科的图书样本,是学校图书馆数十年的文献积累,是馆藏中的精品。光盘及古籍阅览室则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新书阅览区*特点在于“新”,所有图书均为处于等待分编加工阶段的新书。在新书阅览区,读者可以在*时间接触到新书,先利用后加工,*限度地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了*文献资源。 流通部中心图书馆流通部位于东区馆四楼,是集图书外借和阅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流通服务部门,目前拥有各类中外文图书50万多册。 期刊部现有中外文期刊2100余种。室内期刊实行按学科分类排架,全开架阅览,便于读者使用。室内工作人员负责期刊签到、排架、内阅管理;负责对期刊资料的宣传和读者的阅读辅导以及负责期刊的整理、剔旧与管理。读者在期刊部可享受到图书馆的全面服务,读者可充分利用馆藏。 咨询服务部各种参考咨询(口头、电话、邮件、虚拟在线咨询等)、新生入学教育、数据库培训与专题讲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代查代检、课题查新、借阅证办理、磁带翻录和文献复制、电子屏信息发布、信息检索课教研室教学管理与安排等工作与服务。 数字化技术部图书馆技术部负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维护、自动化管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图书馆各类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专题数据库原始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发布、制作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专题以及校内外师生的著作、论文的电子化,同时负责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为全校师生提供电子资源的24小时开放,制作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专题以及校内外师生的著作、论文的电子化(载体光盘、磁盘)等服务。 阅览部阅览部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线部门。充分利用藏书优势、环境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是阅览部的工作宗旨。阅览部由东区中心馆与西区工学馆的三个综合阅览室及光盘、古籍阅览室组成。现有阅览座位700余席,阅览室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是看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开放时间/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东区图书馆和西区图书馆同步
新书图书馆、综合阅览室、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50,下午14:30-晚上22:00(周五下午及晚上除外)
流通部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50,下午14:30-17:50(周五下午馆员学习,闭馆)
周六和周日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管理模式/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实行人性化管理,淡化藏书功能,突出使用效果,强化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所有馆藏对所有读者全部开放,图书期刊全部开架服务。采用全馆开放、分区管理运作模式,全馆周开放达105小时。馆内设施先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良好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全校学习中心。图书馆及馆藏文献利用量逐年提高,自习阅览室经常满员运转。电子资源利用逐年增加。据统计,仅CNKI一个数据库的下载量2006年即达119万次。
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系列课程教学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系列课程自1984年起正式开设并不断改革、完善,采取了强化操作、精简学时、普及推广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读者受益面,提升了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馆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近年来发表教改等科研论文100余篇,编著并正式出版教材二部。
发展定位/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以网络化、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图书馆始终积极探索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办馆效率。自1995年起即开始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从PC+Server的DOS版的文津系统(西山校区为金盘系统)逐步升级改版到目前的综合性能良好的汇文系统,并建立有不间断电源、远程备份等保障手段,系统连接全校14个资料室,统一编目平台,为图书馆的高效运作及全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保证。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中心,与网络中心直接建立了千兆级连接,所有终端100兆到桌面,为校内外读者提供了高速、稳定、有效的电子资源访问保障。图书馆积极构建网络化服务平台,构建了SAN结构双路冗余光纤存储设施,与DAS结构的直接访问磁盘阵列共同构成总量达15T的本地海量存贮体系。保证了网上资源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目前,图书馆全部基础业务包括文献借阅、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学科导航、文献传递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形成了由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构成的网上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不同层面的读者提供题录、文摘、中外文期刊、会议论文以及电子图书的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图书馆还引入超星数字化加工平台,为教师提供课件资料、为学生提供参考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专题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