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周至县
尧舜时代(约前24世纪)传说周至地属骆国。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属京畿地。
春秋秦襄公八年~孝公十二年(前770~前350)周至地为秦国管辖。
战国秦孝公十二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前350~前222)周至地属武功。
秦(前221~前206)周至属内史。
西汉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周至属雍国。二年(前205)周至改属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改属左内史。建元六年(前135)改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置周至县,治所设在今终南镇,属右扶风。
东汉建武三年(27)周至县并入武功县,隶扶风郡。
西晋建兴元年(313)复置周至县,隶扶风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武功县并入周至县,隶扶风郡。太和十一年(487),复从周至县析出原武功县,周至县仍属扶风郡。
西魏仍依北魏旧制。
北周明帝二年(558)周至属终南郡。郡址在今终南镇。天和二年(567)析终南郡,于故址置恒州,周至属其治。又从周至分出仓城、温汤县,周至县治所迁至今户县甘河乡附近,仓城县治所设在今竹峪乡仓峪村附近,温汤县治所设在今广济乡暖泉村,3县均隶恒州。建德三年(574)周至县迁治所于今址。于恒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二曲镇,辖周至、仓城、温汤县。大象二年(580)仓城、温汤县并入周至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周南郡,周至县改隶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废恒州,周至县改隶稷州。析出周至县东部地域置终南县,治所在今终南镇,隶雍州。贞观元年(627)废稷州,周至、终南县同隶雍州。贞观八年(634)废终南县,仍归周至,隶雍州。天授二年(691)置稷州,周至县属之。大足元年(701)废稷州,周至县改隶雍州。天宝元年(742)周至县改名宜寿县,隶雍州。至德二年(757)撤销宜寿县,恢复周至县,改隶京兆府。干宁二年(895)属京兆府干州管辖。天复元年(901)周至县改隶凤翔府。
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京兆府为大安府,周至县属之。
后唐同光元年(923)隶凤翔府;三年(925)改隶凤翔府。
后晋后汉、后周均依后唐旧制。
北宋大观元年(1107)于终南镇设清平军,并划出周至东部设终南县,军、县治所均在终南镇,隶京兆府,周至县仍隶凤翔府。
金贞祐四年(1216)于县城东辛家寨村置恒州,辖周至、终南、眉县,隶凤翔府。
元至元初年(1264~1278)废恒州,终南县并入周至县,属凤翔府。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周至属之。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周至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奉元路易名西安府,周至属之。
清顺治元年(1644)周至属西安府治。
民国3年(1914)废府设道,周至属关中道。民国11年(1922)周至县由陕西省直辖。民国24年(1935)周至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改隶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30日周至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周至归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下简称咸阳专署)管辖。1953年咸阳专署撤销,周至县改由宝鸡专署管辖。1956年撤销专署,周至由陕西省直辖。1958年眉县并入周至县。1961年复设咸阳专署,从周至析出眉县,周至归咸阳市辖。不久又改隶咸阳专署。1968年咸阳专署改为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周至归其管辖。1984年周至县改属西安市管辖。
1949年5月30日周至县解放,将原乡镇改称区。下半年又将武功县三厂区(驻高王号)划归周至。全县设15区,辖123乡。
1950年5月将原15区划为10区,辖101乡。城关区(驻城关镇)辖11乡;马召区(驻南神寨)辖10乡;司竹区(驻辛家寨)辖9乡;哑柏区(驻哑柏镇)辖12乡;竹峪区(驻岭梅村)辖8乡;楼观区(驻焦镇)辖8乡;六曲区(驻南集贤)辖11乡;祖庵区(驻祖庵镇)辖11乡;甘河区(驻宋村)辖10乡;终南区(驻终南镇)辖11乡。1965年划出陈河公社的三兴、三合、共光3个大队组建了甘峪湾公社,将老水磨公社驻地迁至安家歧,易名安家岐公社。
1980年划出广济公社一部分设骆峪公社,将原城关公社分四屯、辛家寨、侯家村、城关公社和城关镇。全县有29个公社,1个社级镇,共30个行政单位:城关、侯家村、四屯、辛家寨、哑柏、青化、竹峪、翠峰、广济、马召、楼观、集贤、九峰、尚村、终南、司竹、富仁、陈河、就峪、九焰、耿峪、甘峪湾、板房子、厚畛子、沙梁子、骆峪、双庙子、小王涧、安家岐等公社、城关镇。
1984年将原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另将哑柏、终南、楼观公社改称镇;将原城关公社与城关镇合并为二曲镇。1985年周至县有乡、镇政府29个,辖363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2489个村民小组。
2009年,周至县辖9个镇、13个乡:二曲镇、哑柏镇、终南镇、楼观镇、尚村镇、马召镇、广济镇、集贤镇、厚畛子镇、侯家村乡、四屯乡、辛家寨乡、翠峰乡、竹峪乡、青化乡、富仁乡、司竹乡、九峰镇、陈河乡、骆峪乡、板房子乡。
地理环境/周至县
位置
周至县地处关中西部。距西安市区68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东依白马河中心线与户县为邻;南依秦岭主脉与佛坪、宁陕交界;西有界碑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北凭渭河与武功、兴平县和杨陵区、扶风县相邻。县城与附近各地(以公路线为准)距离:东距户县、周至界32.5公里;西距眉县、周至界17.5公里;最东部与户县交界的是尚村乡的宋滩村;最南部与宁陕县交界的是板房子乡的光秃山、与佛坪县接壤的是厚畛子乡的光头山;最西部与眉县交界的是竹峪乡境内的鹰咀石;最北部是与兴平县交界的尚村乡的马寨滩。
气候
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周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周至历史上,气候冷暖变化大,现逐渐变暖,太白六月积雪,今已罕见。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春季暖气团渐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气炎热,暖湿气团凝云致雨,多雷暴,间有冰雹。秋季连阴多雨。全县受地貌影响,山原高差3000余米,高峰低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南北差异显着。山区属湿润地区,四季中,夏短而炎热,冬长而寒冷,夏秋低温多雨,春冬雪掩青山。平原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稍短,日照充足,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夏秋最多,春季多风,夏季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干冷少雨雪。春夏间,东南季风从各山谷口猛吹,“夜来南风起”,多干热风害,尤以黑水峪口,马召乡为最。县北部海拔400~500米的平原、浅山、黄土原区,为温暖湿润区,1年2熟,年平均气温12~13.6℃,热量为全县之冠,年降水量660~800毫米,秋季多阴雨,日照少,降温快,影响收成。县中部山区海拔1000米左右,为温和半湿润区,区内年平均温度11~13℃,年降水量650~800毫米,农作物2年3熟。县中西南一角为温和湿润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温度12℃,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1年2熟。县南中、深山区大部为温凉半湿润区,海拔1100~1200米,年平均温度10~11℃,年降水量650~720毫米,农作物1年1熟。县南深山一部分为温凉湿润区,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8~10℃,降水量750毫米以上,农作物1年1熟。其年降水为全县*。
简要介绍/周至县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素有“金周至”之美誉。境内有道教文化发祥地、世称“天下*福地”的楼观台,《长恨歌》诞生地仙游寺,世界*大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周至县是全国*猕猴桃生产基地、西安市区*供水基地和*生态示范县。辖22镇376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灌溉面积53万亩),常用耕地50万亩,全县总人口67.4万(农业人口59万人)人。
地理气候/周至县
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北濒渭水,南依秦岭,东西和户县、眉县接壤。距西安市区78公里。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障、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2℃。
自然资源/周至县
动物资源
兽类有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40余种;鸟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等230余种。
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二类保护动物大鲵、金钱豹、斑羚、小熊猫、金猫、锦鸡等,三类保护动物林麝、豹猫等。
农作物害虫有30余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有126种。
森林害虫有174种。森林害虫天敌有12种。如赤眼蜂等。
河池自然鱼类有4目7科21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鲤、鲫、细鳞鲑、鲶、黄鳝等。经济水生动物有:鳖、虾、蚌、螺、蛙等。珍稀鱼类及水生动物有:大鲵(娃娃鱼),秦岭细鳞鲑等。养殖鱼类有:青、草、鲢、鳝、鲂、鲤鱼种。放养鱼种有草鱼、青鱼、花鲢、白鲢、鲂、鲤鱼等。还有鳖、虾、鳝、蚌、螺、蟹等种。浮游动物4大类(原生动物、枝角类、轮虫、挠足类)60属种。
周至县林区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林中动物270余种。其中兽类有黑熊、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达40余种;乌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等230余种。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二类保护动物大鲵、金钱豹、斑羚、小熊猫、锦鸡等,三类保护动物林麝、豹猫等。
植物资源
周至县植被名目繁多,太白山有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50种;苔鲜植物63科142属302种;此外,还有大量的蕨类、地衣和菌类植物。太白山区域及厚畛子乡的光头山还生长着特有种植物,计有29个单属和1个特有属,150个特有种。
县内水域中有浮游植物8藻门100属种。
有各类草场毛面积98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草场4.35万亩、山区农林隙地零星草场15.4万亩、山地可食灌木林地草场78.25万亩)。可利用面积97万亩,亩产鲜草414公斤,总产量4万余公斤,可饲用量2.2万公斤,载畜量12万羊单位。
1989年已利用草场面积18.8万亩(放牧家畜的需要面积),占全县各类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9%。主要牧草有芒、苔草、白羊草、黄背草、白茅、风轮草、野豌豆等,牧草质量较高。全县年产野草(干)946万公斤,主要有沙草、白茅、节节草、小芨、苦曲菜、野燕麦等,营养价值较高,青草季节割喂大家畜和羊,其中质量高的用于喂猪、喂鸡。
周至县林区地跨秦岭南北,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林地238.85万亩,占西安市的55.6%,主要分布在山区。畜牧草场96万余亩,是发展肉牛的良好天然基地。
农业资源
初步形成了南部沿山旅游观光带、中部猕猴桃经济带、北部沿渭蔬菜花卉带,发展城郊型农业。是猕猴桃作为立县产业来发展,人工栽植面积13万亩,成为全国*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培育的猕猴桃优质品种“秦美”、“亚特”通过国家鉴定并分获金、银奖,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旅游资源
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道文化发祥地——楼观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世称“天下*福地”,现有古迹60余处,属*重点风景名胜区。黑水河畔的仙游寺,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神奇秀美,珍稀动物种类繁多,素有“北方的西双版纳”、“亚洲动植物园”。还有伯夷、叔奇隐居的首阳山,李白秋访的玉真观,马召南塬的古战场,南通马蜀的古栈道,都蕴留着历史名人的足迹韵事,也流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
水及水力资源
水及水力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周至人民的独特优势,秦岭北麓的“九口十八峪”,大小52条峪沟,形成平原15条河流,年径流量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5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总量达3.2亿立方米,为灌溉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热资源
县内分布着秦岭山前断裂带、渭河断陷盆地中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哑柏——马召断裂带,这三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地热的分布,并起主要的导热的储热作用,区域地热水储存量相当大,且补给来源充足。现已在楼观台、镇丰、哑柏成井3处,马召、西楼及镇东井沟凹地也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前景。
人口/周至县
新石器时代,今马营村、嘉会堡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之际,境内先民活动渐多。周朝和春秋时代,境内人口增加。秦末汉初,境内黑河以东地被皇室圈占,因而人口稀少。西汉中期至隋唐,人口渐增。盛唐时全县辖17乡,约5100余户,2万余人。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全县5453户,21412人。明洪武至嘉靖年间(1362~1522),全县4400户,47080人。清康熙时(1662~1721)全县234300人;道光四年(1824),全县31万人;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军,李篮起义军,大平军反复与官军在周至激战。农民死伤甚多。光绪年间,两年大旱,少壮流离。宣统元年(1909)全县217073人;宣统三年(1911)“因屡经兵燹,民生凋敝。”人口降为18万人。民国初,军阀混战,连年天灾,民国12年(1923)全县人口降至93551人。民国37年(1948)全县174656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口从自然生育逐渐转入计划生育。1949~1974年,全县人口增长1.96倍,是本县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人口生育严重失控,10年增加107567人。1978年以后,由于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逐年下降,逐渐进入有计划有控制的发展时期。从1982~1990年净增人口62143人,平均每年净增7768人。
截止2010年全县总人口66.2万(农业人口5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09。人口出生率为12.3‰,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5.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16人。
经济/周至县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6.27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较上年增长52.55;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2亿元,较上年增长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6亿元,较上年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8亿元,较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53元,较上年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6615元,较上年增长26.3%。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增加值37.3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6.35%。
农业
周至农业开发较早。汉代至民国时,生产资料为少数统治者和地主富豪占有,耕作技术落后,加之天灾人祸,农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年份小麦亩产105公斤(1936年)、玉米69公斤(1939年)、棉花25公斤(193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7622万元,较1949年增长5.77倍,其中粮食总产量25.44万吨,较1949年增长2.43倍;果园4.86万亩,总产2.12万吨,较1949年分别增长162倍、385.4倍;蔬菜5.3万亩,总产6.57万吨,较1949年分别增长17.1倍、25.5倍。
1989年全县耕地71.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5.52万亩)。农业机械总值(原值)4975.2万元,机械总动力123944千瓦。机耕面积53万亩,机械作业面积78.56万亩,机播面积32.6万亩。
民国13年(1924)周至始设农业管理机构劝业所,民国16年(1927)易名建设局,民国25年(1936)更名建设科,下设农业改进所(后更名推广站)、农棉试验场及苗圃等。
1954年7月成立周至县生产合作部,1957年7月更名农业部,8月更名农村工作部,次年与农林水牧局合并为农林部;1959年4月农村工作部恢复,成立农林、畜牧、农业机械局。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下设生产组管理农业。1970年10月成立农林局,1980年成立农村工作部、农牧局。1989年农牧局有干部职工808人,局属农科所、植保站、园艺站、种子公司、农机学校、农机监理站、农技校、良种场、畜牧站、奶畜公司、拖拉机管理站、农机公司、检疫站、种牛场等17个单位。1987~1989年农机监理站、集贤乡农技站、九峰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等,曾获部级先进集体奖。
工业
据考古证实,周至在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制陶业。
汉至民国初年,是周至手工业发展期。汉代建筑、冶炼有发展。隋唐时建材建筑业发达,境内的隋仙游寺塔,唐八云塔、大秦寺塔等,造型雄伟,工艺卓绝,塔高在35~40米之间,虽为砖结构,但屹立千余年而雄姿犹存。
县内的明代铁器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仙游寺钟,楼观台老子祠铁狮子,太白山铁瓦和铁像,黑虎灵官庙香炉等,用铁量大,造型美观大方,形神逼真,铸铁质地优良。
清代手工业有木竹器加工业、造纸业、建材业、纺织业、制陶业、油漆业、锻造业等作坊,分布于全县,有200余家。但是直到民国初年,周至仍处于手工业阶段。
民国中期,是周至现代工业萌芽期。周至办起民生工厂、三兴盛鞋厂、新恒书局、兢化书局、新新米厂、建华纱厂等私营工厂。工人少,设备差。新新米厂和建华纱厂规模较大,并以电力带动机器,为周至现代工业之始。手工业有冶铁及铸造业(包括银匠炉),木器及竹器制作业,食品加工业(包括酿造业),建材业及制陶业,造纸业等。工业及手工业有21个行业。1943年有400余人从业,年总产值17万元。次年从业330人,年总产值21万元。1949年总产值35万元。由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对民族工业不扶持,加之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产品成本高,又受洋货排挤,苛捐杂税勒索,举步维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周至现代工业发展期。1950~1956年把分散经营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全县95%以上的从事铁、木、缝纫、制鞋等手工业者都组织起来。全县24个公私合营企业,工业总产值220万元,是1949年的6倍余,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产值有所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次年起,搞所谓“大跃进”,瞎指挥,不适当地将大部分企业过渡到全民所有制。虽然工业产值有较大上升,但产品质量差,原料及燃料浪费严重。1961~1962年恢复了一些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工业重新走上正轨,到1965年,工业总产值496万余元。
“文化大革命”中。周至工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1968年,工业总产值仅190.53万元,不到1965年的1/2。70年代初期,新建小铁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等工企业,多数企业更新设备,机械化水平提高。1976年工业企业总产值1567.83万元。
80年代整顿企业,用主要精力抓生产;从单纯抓产值、产量转变为抓经济效益及产品质量;推行经营承包制,厂长负责制;从用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企业转变到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1989年国家紧缩银根,企业面临资金紧,原材料紧,能源紧,市场疲软。但工业系统团结协作,生产稳定发展。县工业局所属企业总产值3937.11万元,实现利润307.62万元,上缴税金320.31万元。
特点
(一)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956年仅有2家全民所有制企业,24家公私合营企业。1989年全县有省、县属企业27个,乡属企业98个,村及村以下企业1224个,从业17982人。
(二)工业产值及产量质量大幅度上升。1989年工业总产值19343万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36.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发电量为303.7万度,生产低耗SL7系列变压器13万千伏安,工业泵90台,脱粒机432台,碾米机305台,水泥10780吨;机制砖13902万块,瓦3997万页,机制纸及纸板11532吨;饮料酒376.8吨,罐头817.3吨,石灰7000吨,木制、铁制农具各4.30、7.65万件,电石3162吨,玉米淀粉6287吨,服装49.76万件。80年代,生产出近10个省、市名优产品。大部分工业品质量合格率达90%以上。
(三)研制了新产品。70年代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碾米机等新产品相继问世。80年代推出52克凸板纸,60克单胶纸;全脂甜牛奶粉、钙奶康儿粉;草莓酒、草莓罐头,以及丙纶弹力丝(该产品填补了省纺织品空白)等产品。
(四)设备绝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70年代研制、仿制和购买了大量土简设备及专业设备。80年代又购进了批量现代化设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使许多工艺流程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有变压器厂、造纸厂、针织厂、葡萄酒厂和奶粉厂,有金属切削及锻压设备500余台(套)。
(五)职工的技术和文化水平提高。50年代职工绝大多数是半文盲和文盲,没有技术人员。1989年工业企业职工7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对文化水平低的进行了专门补习。企业拥有100余名技术人员。
(六)改善职工福利、加强劳动保护。1985年周至县经委系统17个企业中,有食堂17个,医务室7个,浴池8个,职工之家等文娱场所17个。1957年人均工资为32.6元,1985年人均工资81元,是1957年的2.48倍。
机构1949年10月成立贸易公司,统管全县手工业生产及商务活动。次年5月成立工商科。1956年8月工商科分为商业局和工业交通科。次年1月工业交通科与县手工业联社合并,成立县工业交通局。1958年9月工业交通局的工业部分与县委工业部合并成立县工业部。次年县工业部撤销,成立工业交通局,1960年7月易名交通局,但仍管理工业。10月更名工业交通办公室。次年4月复名为工业交通局。1964年8月工业交通局易名为手工业管理局,1966年1月撤销,工业交县计划委员会管理。1968年8月工业管理业务又移交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次年12月县工业交通管理站成立。1970年12月易名为工业交通局。1978年初工业、交通业务分设,成立县工业局。1981年撤销工业局,成立周至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委),主管经委直属工业企业及供销公司。1982年经委增设二轻局,主管县办集体企业,1984年撤销。1988年经委改称工业局。
交通/周至县
周至县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西安,西结宝鸡,南连汉中,
北通杨陵。310国道横贯东西,穿境而过,与近在咫尺的陇海铁路并驾齐驱;108国道纵贯南北,将西宝南线、陇海铁路与西宝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北通咸阳国际机场,仅50公里之遥,交通十分便利。
教育
周至教育素来发达。汉代马融从学于挚恂,唐代魏元忠求学于江融。明代“邑四十里,里各有学,弦诵之声闻于四境”。王三聘辞官归乡办义学,人称师表。清初社学复兴,书院开办。李二曲讲学于江南、关中,誉满天下;路德弃官从教,为一代宗师。清末,县内义学兴起,私塾遍及乡间。现代教育始兴。县对峰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内设师范传习所。民国初年,全县初等、高等、两等小学堂有50余所。民国29年(1940)普及初级小学教育,校数增至近300所,学生1.2万余人,教师近400人,初具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小学教育普及。1949年全县小学304所,学生13630人,入学率60.5%;中学2所,学生723人,毕业346人;1989年有小学357所,学生70083人,入学率96.55%,在校巩固率97%。中学37所,学生29352人,毕业10272人;1977~1989年高校中专录取7141人。教育亦有失误。1957年错划28名教师为“右派分子”;1958~1960年片面大搞勤工俭学,停课支援农业生产,教学质量一度下降;“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师被冲击,校舍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大幅度跌落。1977~1989年,全县上下努力发展教育事业,消除失误造成的影响,教育方有较快发展。
历史文化/周至县
周至民间艺术源于图腾崇拜、祭祀庆祝。集贤古乐、军寨道情被誉为音乐化石;牛斗虎、夹板舞曾在全国、省、市获奖;秦腔源于明末,盛于当代,曲词会、自乐班、皮影、木偶常演常新;民间谣谚、传说、工艺品独具异彩;书法、体育历史悠久。这是历代人民精神文化的结晶。
周至近代文化始于民国初中期,歌咏、报刊、黑白无声电影、田径、球类相继传入。现代文化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文化局、广播电视局、体委、县志办等部门发展和管理文化事业。电影、电视、有线广播喇叭、电视录相、收录机、报纸杂志等日益普及。1987年以来,黄色有害的文艺内容渗入社会。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扫黄,收缴销毁大量黄色书刊、音像制品。1989年,全县有广播台1个,电视差转台1个,县剧团、工人俱乐部、县剧校、电影公司、文化馆、图书馆、书店、电影院、剧院、体育场各1个,文物管理所3个。乡镇设有文化站(中心)、电影队、图书网点等,兼有私人书店、电影队等,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
旅游风景/周至县
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楼观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世称“天下*福地”,现有古迹60余处,属*重点风景名胜区。黑水河畔的仙游寺,曾任周至县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屹立于县城西的“八云塔”为唐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神奇秀美,珍稀动物种类繁多,素有“北方的西双版纳”、“亚洲动植物园”。还有伯夷、叔奇隐居的首阳山,李白秋访的玉真观,马召南塬的古战场,南通马蜀的古栈道,都蕴留着历史名人的足迹韵事,也留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中国*水街——沙·沙河”位于周至县城南2公里,环山路马召转盘北约6公里,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这是一个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也是国内*立体水景、互动式滨河生态主题公园。县城所在地二曲镇则是因明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颙(号二曲)而得名。
社会事业/周至县
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全市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县成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6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省级标准化高中提前三年完成创建任务,高考一本上线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017人;农村义务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复盖。建成农民健身工程120个,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推行;我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和“母亲健康工程”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周至县
重视发挥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切实加强统战、民族、宗教和对台工作。顺利完成了工商联换届。广泛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县、镇、村三级普法网络更加健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创建标准化调委会110个。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办案,营造了公正执法的良好氛围。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最美周至人——我身边的楷模”评选活动,评选出10个优秀团队、先进个人,为全县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两人荣获“陕西省十大孝子”称号,孝老爱幼的氛围更加浓厚。扎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文明餐桌行动等活动,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富有实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地方特产/周至县
浆水面是周至县群众最喜爱的一种夏季大众食品,几乎家家会做,人人都吃。凡吃过浆水面的人,无人不翘大指拇,赞不绝口,可称得上是西北一道独特的夏令食品。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周至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丛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酱、糖蒜,别有一番风味。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 翠峰饦饦以“筋、光、薄、辣、香”五字特点享誉三秦,它的两大要素是汤和面。汤的主要佐料是翠峰乡地产的辣子和醋烹制而成的,相当考究,还有底菜和漂花菜,一般选用红萝卜、蒜苗、黄花、黑木耳、鲜豆腐,取红、黄、绿、黑、白之五色。 肉夹馍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盐、料洒、糖色,以及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调味品(用粗布袋装),压上铁算子,先用大火烧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炯煮,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即可捞出拆去骨头,放在大瓷盘内。吃时切腊汁向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剂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