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泽州铁器
晋城,古称泽州及泽州府,自古就是煤铁的重要产地,被誉为“煤铁之乡”。泽州铁器,曾畅销全国,“九头十八匠”更是名扬全国。《山海经》曾记载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泽州大阳至今还仍在开采的虎尾山矿区。 春秋战国时期,泽州盛行冶炼,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1-3] 后唐时期,官方允许百姓冶炼铸造铁器。 北宋时期,泽州为全国著名冶铁区之一,境内的“大广冶”为冶铁官炉,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钱)。明清时期,泽州府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极为鼎盛,泽州府境内的大阳镇被誉为“九州针都”,生产的“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北宋熙宁五年,日本僧人将泽州煮茶铁器带回日本。二战后,精致的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并销往全球各地。。[1][2]
民俗文化/泽州铁器
说起因手工业发达而闻名的“九头十八匠”,至今在晋城以“头”字作地名的有50多个,以“匠”字作地名的有近30匠,这也从侧面映衬出当时的辉煌。[1-3] 泽州铁器,68道工序传承千年冶技。铁壶在煮水过程中,可吸收水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因而煮沸的水软而甘甜。长期饮用,还能补充铁质,有效预防贫血。长期用铁锅炒菜,铁锅表面会生成一层油膜,不仅不粘锅,还能避免各类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铁器产品附加值不高、品位低的问题日趋凸现,老铁壶、铁锅、铁勺等一系列铁制厨具逐渐被人们遗弃,取而代之的是质地轻薄的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民用铁器一度失去往日风采。 如今,在晋城,能体现往日辉煌历史的,多数为生产经营民用的铸管、铸件和机械工程配件。泽州铸造与文化的嫁接在此岸逐渐萧条,但在彼岸却异常繁盛。受此影响,晋城市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大阳手工制针”“泽州打铁花习俗”等,与“铁器冶铸文化”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名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