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
学会简介/山东省医学会
山东省医学会又称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成立于1931年,是依法成立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医学管理工作者的学术性、公益性的法人社团,是发展全省医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主要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技评审、编辑出版、科技开发、医疗事故鉴定、决策咨询服务以及承担、承办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等工作。
主要部门/山东省医学会
(一)综合办公室协助秘书长组织协调各部室间的工作和联系;负责拟定本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负责本会办事机构的人事、财务、文秘、资料档案、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学会宣传工作,对外联系相关部门工作;负责山东省医学会网站、微机室的管理维护;编辑发行会讯;承担史志材料的编写;负责接待、安全保卫及车辆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本会电教及其他设备的维修保管及后勤工作等。(二)学术会务部制定和实施本部室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本会所属分会的学术活动计划;负责学术会议管理及会务工作;负责论文证书的管理工作;承担中华医学会学术部、对外联络部交办的工作;负责山东省医学会学术交流培训中心的筹建工作。(三)组织管理部制定和实施本部室工作计划;负责全国性学会委员的推荐;发展与管理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负责本会所属专科分会的换届改选工作;负责成立分支机构的工作;受有关部门委托推选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青年科技奖工作;承办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交办的工作。(四)继续教育部制定和实施本部室的工作计划;承担对会员、医学科技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工作;负责本会继续教育项目的评选和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的管理工作;负责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部组织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及培训工作;承担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交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五)科技评审部负责优秀论文评选工作;负责山东医学科技奖评审的组织工作;负责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推荐工作;承担其他技术性评估、评审工作等;承担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交办的工作。(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承担省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咨询、受理及组织鉴定工作;负责指导全省各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负责编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简报及有关资料;开发利用专家库资源,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承担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七)科技开发中心(独立法人)负责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咨询工作;负责举办医药卫生科技展览;负责医药广告咨询与制作;负责医用试剂、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经销;承担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交办的工作。
主要工作/山东省医学会
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制定本会及所属分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全省广大会员及卫生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建设、
继续教育、科技奖励、科技咨询开发与服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工作,处理本会日常事务,承办上级主管部门委托的工作等。为加强本会办事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水平,根据中华医学会和省主管部门对社会团体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本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各部室工作职责。
学会历史/山东省医学会
1931年12月,由
侯宝璋和江清等倡议成立中华医学会济南支会。侯宝璋为会长,江清为书记,组成*届理事会。规定每半年聚会1次,每月与齐鲁大学医学院教授会联合召开学术研究会1次。1933年1月,改选理事会,选举
韩立民为会长,遵照中华医学会指示,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了热河榆关抗日战地救护队,赴战地服务。并协助中华医学会在国内分发从海外征集的医药材料。1936年支会改选,会长为
尹莘农,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分会停止活动。1940年1月支会恢复工作,推举
赵常林为会长,盖尔为书记,组成第四届理事会。1949年5月,恢复成立医学会,选举怡然(济南市卫生局长)为主任委员,
张汇泉(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为副主任委员及委员5人,组成第五届理事会,定名为济南市医学会。时有会员200余名。1952年11月,济南市医学会召开会员大会,选出张炜逊(卫生厅副厅长)为理事长,等17名理事。组成第六届理事会。会议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指示,将济南市医学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济南分会。六届理事会下设儿科、眼科、皮肤花柳科、耳鼻咽喉科、放射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公共卫生科、结核病科、口腔科等11个专科学会。分会根据当时的临床需要,举办学术讲座,宣传社会主义的医德医风。组织赵朝及反细菌战医疗队,召开防御细菌战学术交流会,发动会员捐款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956年5月9日,中华医学会济南分会理事会改选,推举张汇泉为理事长,刘惠民、华子修、周凤梧为副理事长,理事16人,组成第七届理事会,时有会员400多名。在山东省卫生厅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济南分会和济南中医学会于1957年2月创刊出版了《山东医刊》。总编张汇泉,副总编
方春望等。该刊在发刊词中称:“这个刊物是中西医结合性刊物。因此这个刊物是兼容并包的,它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中西医在医疗技术上的具体问题”。1957年受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学会工作被迫停止。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省医药卫生学会,李衡(卫生厅副厅长)为理事长(后为张斟滋),刘惠民、张斟滋、方春望、
徐佐夏为副理事长,常务理事20人,理事60人,此届理事会为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1962年11月,7个专科学会中西医学工作者,同时在
济南珍珠泉礼堂分别召开学术交流会,印发了论文汇编,在全省医务工作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64年2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指示,将山东省医药卫生学会撤销,本省医学会组织正式定名为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时有专科学会12个,会员83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山东医刊》也于1966年8月停刊,至1971年1月复刊,更名《山东医药》。1978年2月,根据省科协指示,恢复学会工作。经民主协商,推选李竹堂(卫生厅副厅长)为会长(后为张斟滋),方春望、王兆俊、
潘作新、
黎力为副会长,常务理事32人组成第九届常务理事会。成立了办事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负责学会的日常工作和刊物编辑工作。学会恢复工作后,立即着手进行老会员登记和恢复专科学会,组建市、地分会。到1978年底相继有13个市、地恢复成立了分会,完成了1003名老会员的登记,发展了一大批新会员。1984年1月,任命徐东洲为分会专职秘书长。
主要荣誉/山东省医学会
2002年***
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山东省2002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全国“20强省级学会之星”、“学术交流50佳省级学会”。山东省医学会主办的首届鲁台骨科学术论坛***山东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评为“2007年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2002年至2008年,山东省医学会连年被山东省科协评为“先进省级学会”,被
山东省民政厅评为“优秀社会团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