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十堰经济开发区
十堰经济开发区(ShiYanEconomicDevelopmentZone)湖北省十堰市高新区(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成立于1991年8月(中共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文件十发【1991】25号);1992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湖北省首批九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鄂政发【1992】67号);1998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政函【1998】187号);2003年4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国科火字【2003】33号)。2006年11月13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十堰经济开发区(鄂政办函【2006】61号)。 开发区位于十堰市区东南,东经110度52分,北纬32度34分,白浪大道贯穿全区,地处市区东环线和国道G316与G209交汇处。龙门大道,机场大道,航空路等组成区域路网骨架。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东起黄莲垭、西至柯家垭,南北以上脊线为界,辖区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
区划行政/十堰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白浪街道)、4个居委会(光明、马路、白浪堂、中观)、5个行政村(柯家垭、马路、小河、白浪、方块),6万城乡居民(常住人口近6万人)。开发区党委、管委会机关内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经济发展局、招商(商务)局、财政局、高新技术局、建设局、文教卫局、社会事业局、民政局等十余个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审计局、市技术监督局、市公安局等市直部门在开发区设置开发区分局。
自然环境/十堰经济开发区
十堰经济开发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0℃,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晴天日数230日。全年主导风向为偏西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开发区地处武当山中低山地区,南北两侧群山对峙,沿汉十316国道延伸,地势西、南、东三面高,北部低,平均海拔250米,地势平坦、开阔,有“车城绿色大平原”之美称。
地理区位/十堰经济开发区
十堰经济开发区十堰经济开发区位于十堰市区东南,东经110度52分,北纬32度34分,白浪大道贯穿全区,地处市区东环线和国道G316与G209交汇处。北临汉十高速(福银高速)十堰东出口。距离茅箭区仅10分钟路程,距十堰火车站约20分钟路程,距十堰中心城区30分钟,距张湾区、十堰工业新区40分钟。距十堰(武当山)机场5分钟路程。襄渝铁路,十宜铁路贯穿开发区,十宜铁路预计将在开发区白浪设站。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发展情况/十堰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建区以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从建区到1996年,为创业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东风专用客车底盘公司、东风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神鹰汽车改装厂等大项目,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1999年底,为相对停滞阶段。这一阶段区内没有大的投资项目进区,经济发展缓慢,省科技厅有关领导曾提出了黄牌警告;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十堰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领导班子适时调整,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通过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抓好汽配市场发展,努力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加快了开发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开发区已真正成为十堰市新的经济增长区。
一是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全区区域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4.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1.4亿元,是1999年的7.3倍;工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0亿元,是1999年的4.59倍;技工贸总收入由1999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0亿元,是1999年的9倍。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31.9%。目前,全区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3个。三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开发区内已建成了全国面积*、管理最规范的汽车配件交易市场——*(十堰)汽配城;全国*球墨铸铁生产基地——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二厂;全国规模*、产品档次*车灯总成生产企业——东风三立灯具公司;湖北*客车生产企业——特种汽车制造厂;国家中药产业化基地、湖北仅有的两家整体GMP达标医药生产企业之一的湖北清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国模具行业中排名前五位的先锋模具股份公司;东风*微型车生产厂——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等,使开发区形成了以汽车汽配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8年,开发区汽车汽配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0亿元,是1999年的9倍,年均递增31%。四是工业经济增长迅速。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区实现了从零部件向整车发展的目标。目前,开发区共有特汽、底盘、特汽客车、渝安、力神、世纪中远、神鹰、华通、长江葛州坝、华山等10家具有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年底能达到25万辆。2008年,全区共生产整车12万辆,同比增长36.9%,整车增长直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2.3个百分点。同时,开发区引进的一批生产性企业已逐渐成长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72家。2008年,这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86亿元,占全区的94.5%。开发区现有“双亿工程”企业14家,占全市“双亿工程”企业的28%。2008年,开发区14家“双亿工程”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4%,真正发挥了“龙头”作用。五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52亿元,是1999年的31.7倍,同比增长23.5%。现在开发区一个月的财政收入超过了199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开发区财政已从当初的“吃饭”财政转变为“建设”财政和“贡献”财政。六是汽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十堰)汽配城经过几年的培育,已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之一。目前已入驻商家2000多家,经营品种达3万余种。元至12月,汽配城完成交易额101.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税收6030万元,同比增长28%。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十堰)汽配城在全国汽配市场地位,扩大车城十堰在全国的影响力,全区先后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售后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全国第63、64届汽配交易会等大型国内外展会,同时在武当“两节”前举办了十堰经济开发区首届汽车汽配订货会,与海内外近千商家达成意向性协议80余份,签订合同50余份,现场实现整车、零部件、出口技术合作等各类经贸交易额近15.7亿元,协议交易额181亿元。上述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全国各地经贸往来,为树立品牌、开拓市场、提供商机打造了平台,而且为开发区2009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开发区于2004年率先在全市免除了农村“农特两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率先在全国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对失地农民实行社会保障,解决了困难家庭生活出路问题;全面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居全市*,农民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得到初步解决;以园林花卉基地建设为方向,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辖区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比1999年净增1906元,增长幅度达到68.7%。八是经济发展后劲强劲。2008年初,我区举办了重点项目推进誓师大会,举全区之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从土地征用、规划建设、规费征收、人才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投资者实行优惠;为进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对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均成立服务专班,按照“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责任到位”的工作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督办会,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全年推进在建重点项目26个,其中工业项目23个,总投资27.25亿元,已建成投产12个。东风渝安、世纪中远、温州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有望在两年内建成投产。目前,总投资6.8亿元的温州工业园项目已基本完成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入驻企业7家;世纪中远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2.6万平方米总装配车间,将于明年进入批量生产;总投资6.5亿元的渝安工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辆微型车生产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商用车零部件产业促进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开发区工业产值净增150亿元以上。发展亮点/十堰经济开发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开发区始终坚持“大开放、大招商”战略,把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始终。全年共引进项目13个,协议引进资金1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其中,湖北亿多纳米材料公司项目总投资4.18亿元,预计一期工程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区实现从零部件向整车发展的目标。开发区共有特汽、底盘、特汽客车、渝安、力神、世纪中远、神鹰、华通、长江葛州坝、华山等10家具有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2008年,全区共生产整车12万辆,同比增长36.9%,整车增长直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2.3个百分点。同时,开发区引进的一批生产性企业已逐渐成长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72家。2008年,这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86亿元,占全区的94.5%。开发区现有“双亿工程”企业14家,占全市“双亿工程”企业的28%。2008年,开发区14家“双亿工程”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4%,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2008年,全区实现外贸出口1016.9万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中韩合资企业东风三立公司实现出口184.5万美元,同比增长1.3%;东风特汽公司实现出口410.7万美元,同比增长4.6%。辖区拥有出口资质企业32家,已实现出口业务企业13家。随着开发区进出口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开发区外贸出口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依托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平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强区步伐。一是积极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公司、十堰天涯汽车科技公司、十堰天运电子电器厂等3家企业通过评审,即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大力开展申报*高新区可行性调研工作,为申报*高新区奠定基础。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百业兴、茂海、联增、先锋模具、森金橡塑、世纪中远等公司分别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签订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四是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基金项目。已成功申报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系统、燃料气体喷射高速电磁阀等11个项目。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年初,举办重点项目推进誓师大会,举全区之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从土地征用、规划建设、规费征收、人才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投资者实行优惠;为进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对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均成立服务专班,按照“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责任到位”的工作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督办会,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力促进项目建设。全年推进在建重点项目26个,其中工业项目23个,总投资27.25亿元,已建成投产12个。东风渝安、世纪中远、温州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有望在两年内建成投产。总投资6.8亿元的温州工业园项目已基本完成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入驻企业7家;世纪中远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2.6万平方米总装配车间;总投资6.5亿元的渝安工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辆微型车生产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商用车零部件产业促进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开发区工业产值净增150亿元以上。近几年的重点项目建设,使开发区成为鄂西北地区汽车汽配产业的聚集区,以汽车汽配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汽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十堰)汽配城经过几年的培育,已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之一。已入驻商家2000多家,经营品种达3万余种。元月至12月,汽配城完成交易额101.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税收6030万元,同比增长28%。2008年,为进一步巩固*(十堰)汽配城在全国汽配市场地位,扩大车城十堰在全国的影响力,全区先后组织辖区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售后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全国第63、64届汽配交易会等大型国内外展会,同时在武当“两节”前举办十堰经济开发区首届汽车汽配订货会,与海内外近千商家达成意向性协议80余份,签订合同50余份,现场实现整车、零部件、出口技术合作等各类经贸交易额近15.7亿元,意向性交易额181亿元。上述活动不仅加强与全国各地经贸往来,为树立品牌、开拓市场、提供商机打造平台,而且为开发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事业/十堰经济开发区
社会事业工作取得新成就。一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教育投入增长10%,专项教育经费投入达130万元。每年投入资金10万元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基金,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2008年,开发区全面完成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全区共有39人享受到贷款政策,助学贷款金额为18万元。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99%,农民就医的后顾之忧基本解决。全年共投入资金25.6万元,救助3560人次,其中大病救助35人次。成立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控,确保“无重大传染病流行、无重大医疗事故和重大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加强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郧阳医学院白浪医院为中心的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两个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已全部完成,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2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8人;组织各类培训15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32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425人;组织创业培训205人,5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92人;受理举报投拆案件95起,立案91起,结案89起,结案率达98%,追回民工工资62万元。住房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廉租住房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全年上报核准*批廉租住房补贴户16户,发放补贴资金1.5万元。*生活保障覆盖面扩大,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新增低保户191户559人,月补贴标准逐步提高,全年为1124户290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共计516万元,比上年增加176万元;参照城市低保标准,建立辖区贫困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共为421户1132人发放低保金72万元;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对辖区老龄人口实行特殊救助,对农村男60岁、女55岁的老人按每人每月4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和因灾倒房重建工作全面开展,共投入资金36.8万元,76户全部搬入新居。
区域优势/十堰经济开发区
东风小康驰骋全球(年产20万辆微型车) 汽配城独占三个“*之最”(经营面积*、进驻商户最多、销售收入*) 五大产业集群(整车、汽车零部件、模具、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
区内企业/十堰经济开发区
*(十堰)汽配城 *(十堰)汽配城物流中心 *(十堰)汽配城汽车大市场 东风商用车公司铸造二厂 东风特种汽车公司 东风实业客车底盘制造公司 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十堰液压动力公司 世纪中远集团 清大药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