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安福寺[福建泉州鲤城区安福寺]
福建泉州安福寺位于鲤城区江南镇曾林村紫帽龙首山麓。
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概况/安福寺[福建泉州鲤城区安福寺]
《泉州府志》载:唐·垂拱三年(687年)建。《八闽通志》则说是唐·嗣圣元年(684年)建,名安福院。元·至正间毁,僧智妙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为寺,正统、天顺间相继维修,后废。现存系清·光绪年间于旧址西侧重建,坐南朝北,中为大雄宝殿,西为报恩堂,东为僧舍,前有石埕,总面积400平方米。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式,中祀三宝佛,东祀地藏菩萨,均系新塑;西祀弥陀,为辉绿岩石雕成,高2、21米。大门悬挂“法性长明”木匾额,系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兴安福寺的僧人紫金所立。大殿后部已崩塌,于4—5年前重新修葺。
报恩堂为两进,屋顶为硬山式,内祀历代住持,因年久已衰朽。
寺前路旁卧放一“佛”字大石碑,高2、3米,宽1、06米,中已断裂。
寺内原有5尊唐代中、后期的石雕佛象,现存3尊,另2尊头已破损。佛象用青石雕琢,细肩高鼻,双耳垂肩,衣纹紧贴身体,有的半露于臂,或立或坐,典雅和谐,肃穆宁静。佛象鼻梁笔直,称为“希腊鼻”。这种造型风格,明显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是泉州地区早期佛教雕像。
印度犍陀罗艺术形成于公元一世纪。犍陀罗地区相当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王继中亚的雅利安人又一次率军入侵印度。他的军队从巴喀提纳(今阿富汗的巴格兰)进入印度河上游,又东下恒河流域,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境内。因为部下兵将不肯继续进军,于是亚历山大王引兵西转而去,于公元前323年病死于巴比伦尼亚首都巴比伦。
由于亚历山大王的东征以及印度与中亚、欧洲的贸易往来,便产生了希腊化的亚洲文化。希腊文化的进入直接影响了印度的造型艺术,尤其是佛教的造型艺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王朝崇信佛教,建有许多寺庙,此时大乘教派产生,开始使佛教徒礼拜佛像,佛教艺术从此走向鼎盛时期。由于这时期的佛像面容及其雕刻风格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由以犍陀罗地区较为典型,故称为犍陀罗艺术。
福清县安福寺/安福寺[福建泉州鲤城区安福寺]
在清远里。唐大中间建,宋嘉祐间重建,有熟梅轩。宋林希逸诗:“梅子黄时四月秋,小轩流水最清幽。山僧坐对禅囗熟,不准眉头一点愁。”